新冠病毒感染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存在相关性,虽然新冠疫情不再是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但病毒急性感染带来的慢性影响仍对部分康复者造成困扰。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对认知功能带来的慢性影响备受关注。

美国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两项分别来自英国和挪威的大型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新冠病毒感染与认知能力下降存在相关性。日前,专家针对新冠病毒感染对认知功能带来的慢性影响进行了阐述,并对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长新冠表达了看法。
新冠病毒感染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既往研究表明,与新冠感染后完全康复的研究对象相比,存在长新冠的研究对象认知反应减缓。重症新冠康复者在感染后一年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高于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并且在感染后两年仍存在认知功能损伤,疫苗也是预防感染新冠病毒和长新冠的重要武器。疫苗可以提高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降低个体感染风险。多项研究提示,感染前的疫苗接种可以降低长新冠的发生风险。张慧说,由于目前使用的疫苗多是针对原始株开发的,所以针对更迭的变异株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保护能力的下降,所以个体还是需要戴口罩,注意防护。
好消息是,针对长新冠的治疗,科学界已经有了初步进展。香港中文大学一项针对肠道益生菌治疗长新冠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肠道益生菌能够降低长新冠的一系列症状,其中针对注意力不集中这一症状获益最为明显。国外也开展了很多临床试验,但相关研究仍在进行中。如何针对不同症状的长新冠人群设立门诊,有针对性地用药,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有人会觉得新冠病毒原始株在不断变异中毒性已经逐渐变小,现在只不过是一种大号流感,预防感染还有必要吗?专家表示,虽然新冠病毒在变异中致病力逐步降低,但仍需预防感染,因为多次感染会增加长新冠的发生风险。预防长新冠就要从源头上减少感染的次数。
从个人来说,要做好物理防护,在某个变异株的流行时期,仍有必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从物理上阻隔病毒的传播。
文章来自:高密新闻网,载请注明出处!